首页 杂志社动态

魏均民:构建智慧出版模式 助推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22 15:45:31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编辑部                                 点击量: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魏均民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版业完成了从雕版印刷向近代出版技术的转型;20世纪下半叶,随着出版编辑软件的更新升级,信息采集、编辑校审、排版印刷、出版发行逐步走向数字化。出版物形式的多元化,让多媒体信息产品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出版模式由单纯纸质出版转向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机器算法帮助作者更容易获取个人喜爱的内容,知识付费市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盈利模式也日益丰富多元。

加快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转型

2020年,《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为加快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转型,升级了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华医学期刊APP,推出基于移动端的云资源服务系统,搭建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发布平台,提升文献检索服务能力和科研成果的传播效率。截至目前,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杂志已达154种,涵盖医学41个学科分类中的37个学科(占90%),传统纸质期刊、网络期刊融合发展,紧密跟踪国际科技期刊发展趋势。

近几年,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杂志社坚持以学术质量为基础,平台建设为抓手,资源整合为核心,数字化建设为重点,集约化发展为方向,创建世界一流医学期刊集群为目标的战略规划,集约优势期刊,发挥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中国科技期刊的旗舰作用。

人工智能构建科技期刊智慧出版模式

1.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可优化内容生产:在海量数据及大型数据库的支撑下,经过深度分析,可初步形成前期诊断和决策预判,为编辑部提供高效、精准的内容生产,实现人机协同赋能。

2.出版产品更加立体化、多维度地传播:科技论文因其高度的专业性,在呈现方式上较为枯燥、抽象,适当将其以具象、大众化视角进行展示,是拓展科技论文广泛传播的有效途径。平面内容转化为三维立体画面,有助于实现出版产品立体化、多维度地传播,使用户更好理解论文观点和抽象概念,将促进科技论文以更逼真、更快捷的方式分享最新信息。

3.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喜好,利用情景感知计算、分析信息消费者的环境、行为和偏好,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内容、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为用户绘制精准画像,通过制定不同的分发方案,将出版物推送给需要该信息的用户。

4.保护创作者原创权益:区块链技术使得数据更加安全透明,能有效提高科研成果创作、发表和传播等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下科技期刊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科学研究的向导,科技期刊是记录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有研究显示,90%的科研成果通过科技期刊予以展示,科研工作前期所需的文献资料中逾70%自期刊获取。但与之相对的是科技期刊推广、传播创新成果的效果欠佳,影响力只辐射到学术共同体内部,难以调动公众的科研兴趣,成果创新的知晓度较低,未能及时传播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相比于传统媒介,科技期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实现信息推送更全面,数据更准确,范围更广泛,受众更多元。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进步也会带来新的、现实的问题。首先,人工智能计算方式通常受开发人员的限制与影响,比如设计者的主观价值取向以及以往的用稿取向等。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领域的精准计算是以海量的数据信息为基础,当人工智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数据时,很可能收集并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侵犯原作品所有者的版权。此外,在所有的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中,存在因使用者过度相信人工智能系统而导致自动化偏见的问题。因此,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所引发的版权、伦理等一系列新问题还需要深入地进行研究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