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9 10:59:09 来源: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编辑部 点击量:
2025年3月15日,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学术委员会、北京弘医医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检验医学专业组承办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检验技术应用案例报告会”在重庆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作为“2025中国检验医学与应用学术大会(CCDLM)暨第十一届检验医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CLTA)”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检验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与临床应用,并为检验医学工作者提供展示业务能力的平台。参与本次案例报告会的8个典型案例是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临床检验技术应用案例成果征文活动”中遴选出来的,该活动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与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检验医学专业组面向全国检验医学工作者组织开展。活动共收到近150份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52个典型案例进行壁报展示,8个典型案例进行学术交流。这些案例展示了检验医学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检验医学专业组秘书长王贺教授主持。王贺秘书长表示,在2025年2月开展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临床检验技术应用案例成果征文活动”中,在短短1周时间收到了近150份来自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投稿的案例。王贺秘书长向积极响应此次征文活动的同行们、向莅临本次报告会的专家同道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为会议致辞,魏均民社长代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和积极投稿的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肯定了检验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检验医学在案例库建设中的重要性,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期待8位案例汇报者展现检验医学工作者的智慧与风采。
魏均民社长为大会致辞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编辑部李静主任,进行了“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项目介绍”。李静主任认为“案例库”不仅可以为临床医学领域人才多元评价提供有效参考,还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公开免费分享的诊疗辅助资料和继续教育学习资源。案例库现已实现在网页端和移动端进行案例展示。
魏均民社长、徐英春教授和王贺秘书长为李静主任颁发感谢状
检验技术应用案例报告环节中,首先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夏云作题为“感染来势汹汹,分子助力擒凶——一例根霉菌引起的致死性肺毛霉病”的案例分享,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会长徐英春教授进行点评。徐英春教授认为该病例内容完整,诊断思路清晰,治疗用药精准全面,是检验诊断在病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案例。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技师赵丹作题为“剥丝抽茧,4℃环境现真凶——一例多发性骨髓瘤并无症状Ⅰ型冷球蛋白血症报告”的案例分享,由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周义文教授进行点评。周义文教授认为该病例诊断思路全面,能够从血常规检查、形态学检测、生化检查等多方面发现问题,通过追踪临床表现来佐证诊断结果,体现了检验学科的服务能力水平,凸显了多学科协作在诊疗中的作用。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分子生物学组长刘利华作题为“一例外伤术后继发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案例分享,由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陈发林教授进行点评。陈发林教授认为在该案例分析中,实验室检验数据始终与临床紧密结合,并通过试验数据来推理后续临床症状出现的原因,能够指导临床用药,体现了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ICU住院医师唐姝丹作题为“高龄患者CRO感染的破局之路”的案例分享,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检验科、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娄金丽教授进行点评。娄金丽教授认为该案例是重症患者诊疗的典型案例,病原诊断方法全面,能够助力提升我国ICU重症疾病诊疗能力,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浙江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副主任李曦作题为“都是可爱惹的祸——mNGS诊断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案例分享,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长王云英教授进行点评。王云英教授认为由于汉赛巴尔通体培养困难且血清学检测存在交叉反应,临床漏诊率较高。该案例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确诊为汉赛巴尔通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提示新型微生物检测方法在快速识别致病病原体中的不可或缺性。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检验中心分子组组长吴庆作题为“溺水引发的病原体“破案”之路”案例分享,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微生物组长王云英教授进行点评。王云英教授认为该病例采用传统方法学、mNGS、荧光PC质谱和16S rRNA测序技术,是传统检测技术与新技术联合应用的典型案例,这一过程展示了多技术联合在病原体鉴定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检验人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航天中心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刘倩作题为“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伴多基因突变”的案例分享,由东莞康华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兼检验科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隋洪教授进行点评。隋洪教授认为该病例凸显了成人型X-ALD的复杂表型及多基因突变特点,强调了基因检测的关键作用,为东亚人群突变谱研究提供参考。
宝鸡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李海英作题为“葫芦娃寻根之旅——人甲新葫芦腔菌致真菌性角膜炎1例”的案例分享,由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检验科名誉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韩崇旭教授进行点评。韩崇旭教授认为该病例是罕见菌诊断的典型案例,通过培养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追根溯源,最终确诊为人甲新葫芦腔菌。案例汇报的形式是检验人着力新质生产力的体现,能够促进检验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最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会长徐英春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感谢中华医学会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检验医学的支持,并指出案例库平台为检验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展示疾病诊疗重要性的机会。徐教授强调,未来检验医学应注重培养全面人才,推动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结合,加强多学科交叉学习,进一步提升检验能力,为现代医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检验医学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也为检验医学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注入了新的动力。
与会专家合影